大標:當川普築起國界之牆,我們該教孩子什麼?從歷史連結到財商的啟示
美國前總統川普再度高舉「美國優先」大旗,大幅提高關稅以保護本國產業。這看似僅是「東西變貴」的經濟新聞,但從更深層次的教育、文明,乃至於個人和國家的財富累積角度來看,這實質上是對人類合作秩序的一次警訊。
正如暢銷書《人類大歷史》的作者哈拉瑞所指出,人類之所以能從眾多物種中脫穎而出,主宰世界,並非仰賴個體力量,而是因為我們相信「共同故事」的能力。例如金錢、貿易、國家、制度,這些看似虛構的概念,卻是支撐起龐大合作架構的基石。當一個國家選擇築起貿易壁壘,拒絕與他國進行互惠互利的交換,這種合作的基礎便會動搖,全球性的信任與連結也將受到侵蝕。
哈拉瑞的另一本著作《連結:從石器時代到AI紀元》則進一步提醒我們,世界如同一個複雜的網絡,每一個國家、每一個企業、甚至每一個人都是網絡中的節點。節點之間的連結越緊密、越多元,整個系統就越強大、越具韌性。反之,一旦連結被切斷,無論是資訊的流通、技術的共享,還是資源的互補都會受阻,創新力與應對風險的能力便會迅速下降。貿易壁壘不僅僅是商品價格上漲的代價,更是人為地阻礙了全球經濟網絡的健康發展,最終將導致整個系統的脆弱化。
川普的保護主義政策,其背後隱藏的是一種「退回部落」的思維模式,強調單邊主義和零和競爭。這與我們在教育上努力培養的開放、合作、共贏的價值觀背道而馳。或許孩子們還無法完全理解複雜的地緣政治,但他們能從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變化:一瓶進口飲料的價格上漲了,一個來自國外的玩具可能買不到了。這正是引導他們思考的契機:封閉與控制的短期利益,往往會犧牲長期的合作與發展機會。
從財商的角度來看,這種全球性的趨勢也為我們敲響了警鐘。財富的累積和增長,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市場的擴張、資源的有效配置以及創新和效率的提升。當貿易壁壘林立,全球市場被人為分割,企業的生產成本可能上升,消費者的選擇可能減少,整體經濟的活力也會受到抑制。這不僅影響國家的經濟發展,也直接關係到個人的投資回報、就業機會和生活品質。
因此,在一個日益分裂的世界中,家庭和教育現場更應肩負起重要的責任,引導孩子們理解:
- 合作的價值: 透過歷史故事和現實案例,讓孩子明白人類的進步和繁榮,很大程度上源於不同群體之間的合作與交流。《人類大歷史》正是提供了這樣的宏觀視野。
- 連結的重要性: 利用《連結》中的觀點,讓孩子認識到世界是一個相互依存的整體,每一個行動都可能產生連鎖反應。鼓勵他們擁抱多元文化,學習不同的語言,拓展國際視野,建立更廣泛的連結。
- 長遠的眼光與風險意識: 從財商的角度,引導孩子思考短期利益與長期發展的關係。讓他們理解,看似保護主義的政策,長期來看可能會損害全球經濟,進而影響個人的財富和機會。培養他們在全球化背景下的風險意識和應變能力。
- 搭建橋樑而非築牆的智慧: 當世界出現隔閡與對立時,我們要教育孩子學習以開放的心態、理性的思考和積極的行動去彌合分歧,建立信任,促進理解,成為搭建橋樑的人,而非加高圍牆的推手。
面對國界可能升起的「牆」,我們更要努力在孩子心中播下合作、連結與財富智慧的種子,讓他們在未來能夠在全球化的浪潮中,以更開放、更具韌性的姿態應對挑戰,創造更美好的未來。因為:合作比控制強大,理解比恐懼有力。
在世界變得更分裂的時刻,家庭和教育現場應該讓孩子理解:當別人築牆時,我們能選擇搭橋。